gāo yáng zhī yì

羔羊之义

基本信息
成语简拼: GYZY
成语注音: ㄍㄠ 一ㄤˊ ㄒ一ㄤˊ ㄓ 一ˋ
成语繁体: 羔羊之義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解释

旧时指为人或为官清白,有节操。

出处 & 用法
成语出处: 《后汉书•王涣传》:“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
成语示例:
成语百科: 羔羊之义
引经据典

《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音tuó,古时计算丝缕的单位。一说为缝合之意)。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宋.朱熹注:“小曰羔,大曰羊;皮,所以为裘,大夫燕居之服。素,白也;紽,未详,盖以丝饰裘之名也。退食,退朝而食于家也。自公,自公门而出也。委蛇,自得之貌。南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故诗人美其衣服有常,而从容自得如此也。”

“羔羊之义”,原意是说卿、大夫等在位的官员节俭正直,即使在羊皮做的穿着服饰上,也能表现出衣服有常的美好风范。后因以形容士大夫官员清廉节俭。

《后汉书.王涣传》:“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

近义词
无
反义词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