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始足下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啓手啓足

语本《论语·泰伯》:“ 曾子 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 朱熹 集注:“ 曾子 平日,以为身体受於父母,不敢毁伤,故於此使弟子开其衾而视之。”后因以“启手启足”为善终的代称。《晋书·陶侃传》:“臣年垂八十,位极人臣,启手啟足,

鬅头跣足

头发蓬乱,双脚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之貌。《三国演义》第八八回:“ 孔明 尽教入帐看时,皆是青眼黑面,黄髮紫鬚,耳带金环,鬅头跣足,身长力大之士。”

派头十足

◎ [exuberant] 行动、举止过分神气的样子

礼义生富足

旧时指人民富足后就必然讲求礼义。

举足为法

形容人的行为高尚,为后人所效法。

举手摇足

摇足:晃脚。举举手,晃晃脚。比喻时间短促。

节节足足

象声词。鸟雀鸣声。 宋 陆游 《春日》诗:“节节足足雀噪檐,朱朱白白花窥帘。”

将奋足局

奋:奋起,指奔跑;局:弯曲。要起身奔跑时,腿脚要先弯曲起来。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总是要先潜伏收敛。

即即足足

象声词。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譬如有一堆蛆虫在这里罢,一律即即足足,自以为是绅士淑女,文人学士,名宦高人,互相点头,雍容揖让,天下太平。”

福手福足

隋 唐 时自残手足之称。因手足残废则可避征戍,故称“福手福足”。 宋 王溥 《唐会要·议刑轻重》“ 贞观 十六年七月勅:今后自害之人,据法加罪,仍从赋役”原注:“自 隋 季政乱,徵役繁多,人不聊生,又自折生体,称为福手福足,以避征戍。”

赤髭白足

赤:红。髭:嘴上边的胡子。白足:白净的脚。指道行很高的僧人。语本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中.佛陀耶舍》:“舍(耶舍)为人赤髭,善解《毗婆沙》,时人号曰赤髭毗婆沙。”又《神异下.释昙始》:“始(昙始)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沾湿,天下咸称白足和尚。”

跛足从事

鳖的别称。 宋 王十朋 《会稽风俗赋》:“输芒之蟹,孕珠之蠃,文身合氏之子,跛足从事之徒,街填巷委,与士仝多。”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水族·鳖》:“《事物原始》:‘鳖,一名甲鱼。’ 王十朋 赋云,鳖称跛足从事。”

白足和尚

后秦 鸠摩罗什 弟子 昙始 ,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淖而未尝污湿,时称“白足和尚”。后亦用以指高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下·昙始》:“释 曇始 , 关中 人。自出家以后,多有异迹…… 始 足白於面,虽跣足泥水,未尝沾湿,天下咸

白足高僧

即白足和尚。 宋 苏轼 《赠江州景德长老》诗:“白足高僧解达观,安排春事满幽栏。”参见“ 白足和尚 ”。

白足禅师

即白足和尚。 唐 李商隐 《上河东公启》之三:“彼则传之於赤髭疏主,示之於白足禪师。”参见“ 白足和尚 ”。

白足禅僧

即白足和尚。 唐 李商隐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诗:“白足禪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 清 钱谦益 《戏题》诗之二:“釭花欲笑酒颜醺,白足禪僧也畏君。”参见“ 白足和尚 ”。

挨肩叠足

肩挨肩,脚碰脚。形容十分拥挤。

一枝自足

一枝:一根枝杈;足:满足。有一根枝杈也就满足了。比喻能得到维持生活的一席之地出就知足了。

雁足传书

雁:大雁;书:书信。大雁能传递书信。

不足为患

不足以成为问题。

无足挂齿

足:值得;挂齿:提及,谈及。哪里值得挂在嘴上。不值一提的意思。

塍蛇无足而飞

比喻用心专一,必然成功。

容足地

形容勉强能够安身有地方。

雁足留书

大雁脚上系有书信

差足自喜

差:略;足:可。指自己觉得尚可自慰

情若手足

手足:指兄弟。情谊深厚,如同兄弟一样

亲若手足

手足:指兄弟。像兄弟一样的亲密

莫措手足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血流没足

足:脚。形容死伤很多,流血淹没了脚面

知足之计

指以知道满足为处世应变的计策

知足无求

人知道满足就不会有过多的贪求

覆公折足

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

沾体涂足

沾:浸湿、浸染;涂:泥。身体被沾湿,脚被沾上了泥土。形容耕作的劳苦

展其骥足

骥:千里马。比喻杰出的人才。舒展骏马的足,任其驰骋。比喻充分发挥才智,毫无约束

裕国足民

裕:富饶。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足上首下

脚在上,头在下。比喻长幼尊卑相互颠倒

微不足录

微:小;录:记录。渺小得不值得记上一笔

知足常足

人没有过多的要求就能时常觉得满足、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