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文尚书·周书·牧誓
[周朝] 无名氏
序言: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商战于牧野,作《牧誓》。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族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答;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译文

武王率领兵车三百辆,勇士三百人,在牧野与商作战,作了《牧誓》这篇战斗檄文。

在甲子日黎明时分,周武王率领军队来到商国都城郊外的牧野,在那里举行盛大的誓师。武王左手持黄色的大斧,右手拿着系有牦牛尾巴的白色旗帜指挥全军。他说:“多么遥远啊,我们这些从西方来伐纣的人!”武王说:“哦!我们友邦的国君们和执事的大臣们,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们,以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国的人们,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竖立起你们的长矛,我要发布誓词。”

武王说:“古人说:‘母鸡是没有在清晨报晓的;若母鸡报晓,说明这户人家就要衰落了。”现在商纣王只听信妇人的话,对祖先的祭祀不闻不问,轻蔑废弃同祖兄弟而不任用,却对从四方逃亡来的罪恶多端的人,推崇尊敬,又是信任任用,以他们为大夫、卿士。这些人施残暴于百姓,违法作乱于商邑,使他们残害百姓。现在,我姬发奉天命进行惩讨。今天的决战,我们进攻的阵列的前后距离,不得超过六步、七步,要保持整齐,不得拖拉。将士们,奋勇向前啊!在交战中几次不超过四、五回合,六、七回合,就要停下来整顿阵容。奋勇向前啊,将士们!希望你们个个儿威武雄壮,如虎如貔、如熊如罴,前进吧,向商都的郊外。在战斗中,不要攻击制服从敌方奔来投降的人,要用他们为我们自己服役。奋勇前进啊,将士们!你们如果不奋力向前,你们自身就会被杀。

注释

甲子:按周历计算,这一天是周武王即位后第十三年的二月五日。

昧爽:天将亮未亮之时。

杖:持,拿着。

黄钺(yuè):黄铜制的大斧。

秉:持,把。

旄:用旄牛尾放在旗杆上做装饰的旗。

麾(huī):挥动,指挥。

“逖(tì)矣”句:这是慰劳的话。西土之人,指从西方来的将士。

友邦冢(zhǒng)君:称同来伐纣的诸侯。冢君,大君,等于说首领。

庸:在今湖北房县。

蜀:在今四川成都一带。

羌:西戎部落,在今甘肃境内。

髳(máo):西戎部落,在今四川东部。

微:在今陕西郿县。

卢:在今湖北西部。

彭:在今四川彭宣县。

濮:在今湖南沅陵县。按,以上八国都是当时属于武王的部落。

称:举。

比:并列,紧靠。这里是排列整齐的意思。

其:语气词,表示将要的意思。

牝(pìn)鸡:雌鸡。

晨:司晨,报晓。

惟家之索:等于说“惟索家”,意思是只能使家破败。惟,同“唯”,只。索,尽,这里有破败、毁败的意思。《集解》引孔安国曰:“喻妇人知外事,雌代雄鸣,则家尽也。”

惟妇人之言是用:等于说“维用妇人言”,只听妇人的话。维,同“唯”。《殷本纪》:“纣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肆祀:指对祖先的祭祀。《集解》引郑玄曰:“肆,祭名。”

答:答理,过问。

昏弃:弃去。昏,通“泯”,蔑。(用王引之说)

多罪逋(bū)逃:指罪恶多端的逃犯。逋逃,逃亡。

是崇是长:等于说:“崇是长是”,抬高这些人,重视这些人。崇,高,这里是使高、抬高的意思。长,以为长,即重视的意思。

是信是使,等于说“信是使是”,相信这些人,使用这些人。:

俾(bǐ):使。

奸宄(guǐ):犯法作乱。奸,外乱。宄,内乱。

止齐:指整顿队伍,使阵列整齐。

夫子:此处为对将士的尊称。

勖(xù):勉力,努力,

伐:击刺。

尚:表示命令或希望。

桓桓:威武的样子。

克奔:指能来奔投降者。

役:助。

西土:指周及伐纣各诸侯。

评析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统率大军伐纣,临战前在商都朝歌南七十里的牧野,发表了一篇战争动员令,即这篇《牧誓》。内容是训诫从征的将领和参战的个诸侯国首领。先是列举纣王的主要罪状,后讲到如何列阵攻击,如何对待投降的敌人,严明军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