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和陈提幹
[宋代] 辛弃疾
剪烛西窗夜未阑,酒豪诗兴两联绵。香喷瑞兽金三尺,人插云梳玉一弯。
倾笑语,捷飞泉,觥筹到手莫留连。明朝再作东阳约,肯把鸾胶续断弦。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调名取自唐人郑宾光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诗句。鹧鸪,鸟名,形似母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俗象其鸣声曰「行不得也哥哥」。赵德麟词名《思越人》,李元膺词名《思佳客》。贺方回词有「剪刻朝霞钉露盘」句,名《剪朝霞》,又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名《半死桐》。韩涧泉词有「只唱鹂歌一叠休」句,名《骊歌一叠》。卢蒲江词有「人醉梅花卧未醒」句,名《醉梅花》。此调为北宋初年新声(唐、五代词中无此调—),始词一说为夏英公所作,一说为宋代宋景文之作。《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丸宫谱目》入「仙吕引子」。此调仅此一体,无别体。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宋人作者极众,题材亦极广,多用以叙事、写景、祝颂、感怀、言志。晏小山十九首,名篇颇多,均写花间尊前情事;宋人无名氏《春闺》阕,甚为婉美;黄山谷《续玄真子渔父词》抒写江湖之趣;辛稼轩作豪气词《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刘后村以作词论《戏题周登乐府》;贺方回作《悼亡词》;朱希真作《感怀词》感靖康之难后于江南重见北宋汴京名妓李师师事。此调用平韵,为换头曲,以七字句为主。但前阕第二、四句,后阕第三句均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式,并有两个三字句,因此与七言律诗之音响格律绝不相同,而有流畅、响亮、谐美之艺术效应。前阕三、四句以对偶为工。故调多七言句,切勿以诗法入词,宜流动婉美,善于以意象表现。

「剪烛西窗夜未阑」句:唐·李义山《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香喷瑞兽金三尺,人插云梳玉一弯」句:唐·罗昭谏《寄前宣州窦常侍》诗:「何当共剪西窗烛,,舞雪佳人玉一围。」

东阳:浙东路婺州有东阳县。建康府东有镇亦名东阳。又沈休文萧梁时曾任东阳太守,人称沈东阳,沈集中有艳情诗多首。

鸾胶:《汉武外传》:「西海献鸾胶,武帝弦断,以胶续之,弦两头遂相著,终日射不断,帝大悦,名『续弦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