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自题小影
[清代] 谭嗣同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麽,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酒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译文

曾经走南闯北,如今又一次来到西北,路途中经历了众多山河关隘,人的形体相貌决定不了命运,内心的悲痛和忧思不能用言语来描述,回头一想十八年已经过去。从春梦中还能醒来么?细雨滋润万物,春风鼓荡船帆,小影中的我,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独自吟哦。只剩下瓶花,数枝已经足够了。

刚由湖湘之地来到这里,饱经风霜,揽镜自照,但见满面风尘,镜子不会随人的意愿,感到自己形貌变化之大,难道是我醉酒后发红的脸色只是形貌发生变化吗?拔出锋利的宝剑想要高声歌唱,有多少侠义之骨,经得起揉搓?说的这个人是我,睁眼细看难以相信。

注释

望海潮:词牌名,一百零七字,双调,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一韵到底。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句:作者是湖南人,少时居北京,十三岁随父至甘肃巩秦阶道任所,十五岁回湖南从师读书两年,再返西北。词中所述即如此。

骨相:指人的骨骼、相貌。古人以骨相推论人的命运和性格。如《东观汉记》载,相者谈班超为万里侯相即是。

肠轮:古乐府《古歌》:「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指忧郁伤感,心绪不宁。

春梦:春日之梦,常喻世事无常,繁华易逝。唐·刘梦得《春日书怀》诗:「眼前名利同春梦,醉里风情敌少年。

吟哦:有节奏地背诵、朗读。

风尘面貌:唐·杜樊川《自贻》诗:「到骨是风尘。」此句说自己历经尘世后的形象。

鉴:镜子。

「形还问影」句:陶渊明有《形赠影》、《影答形》、《神释》三章,总称《形影神诗三首》。

颜酡(tuó):醉后脸色发红。

科:传统戏剧中角色的动作叫科。此指影相的动作姿态。

赏析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开头便写出了广博的气势,茫茫宇宙,「沧海」「沙漠」「关河」,几个词汇表示他努力探索并思想日渐成熟。唐代诗人元稹曾有诗句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陆放翁也曾有「关河梦断何处?」之句,被作者借用过来,意境深远广邃。「骨相空谈」句,进一步加深了开头几句的意思,说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思想的变化。接下来一句问句,「春梦醒来么?」承前启后,劝世人不要徒做无益的春秋大梦了,应该清醒地认识这个世界,「惟有瓶花」,没有生命力的几枝花。当然就没有希望,词人这里委婉地评价了当时的时局,晚清实际上已经朝不保夕了,但以慈禧为首的封建保守派依然以「天朝大国」自居,仍然穷奢极欲,其结果必然是亡国。

词的下片描写相片中人物的神态,「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几句,是说明自己参政的事实,甲午战争后,谭壮飞是江苏知府,后来又加四品卿衔,充军机章京,这时他不是在野的隐士了,「脱渔蓑」,穿红袍,但当时是固守派当权的时候,所以有到「寒江」的感觉。「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酒后颜酡「几句是说:小像脸上有异,是不是因为喝醉了酒而脸红,《楚辞》中有句「美人既醉,朱颜酡些」,被作者借用到自己的词里,实际上脸红是因为愤怒,愤怒当时的恶劣政治环境。」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面对这种社会现实,词人激流勇进,拔维新之创,直刺清廷中的顽固守旧势力。「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词的结尾以一种调侃的口吻自嘲,流露出作者无限的感想,同时又生趣味,显得生动活泼。

这首词感情强烈真挚,直抒胸臆,是谭壮飞词作中的佼佼者。同时也是晚清词作中的很有特色的一篇。

评析

《望海潮·自题小影》是清代政治家谭壮飞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阕写作者跋山涉水来到西北,以纵横交错的不同角度叙述自己的生涯;下阕写自己揽镜自照,感叹容貌变化,由此发出想要拔剑高歌的豪情壮志。该词用了亦实亦虚的写法,将形影混融,生动地刻画出饱满的艺术形象。

辑评

山东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所研究员乔力《近代诗文鉴赏辞典》:这首词造语平易清浅,夹叙夹议、情景汇融,娓娓道来,不觉繁难佶屈,字里行间自有一股兀傲盘郁之气透出。至于结处大胆引元曲习语入词而不伤雅,反见当行本色,形象生动如画,正是其创作个性的充分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