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
拼音: niàn
注音: ㄋ一ㄢˋ
结构: 单一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5EFF
仓 颉: T
五笔86: AGHG
郑 码: EA
四 角: 44770
电 码: 1700
区 位: 5605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4 画
部外笔画: 1 画
笔顺编号: 1221
笔划顺序: 一丨丨一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造 字: 会意
英 文: twenty, twentieth
基本解释

廿niàn(ㄋ一ㄢˋ)

1、二十:廿四史。

详细解释

◎ 廿 niàn

〈数〉

二十。后也大写作“念” [twenty]

三月念六。——清· 林觉民《与妻书》

廿二日天稍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经廿年。——[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康熙字典

【寅集下】【廾部】;康熙笔画: 4,部外笔画: 1

《唐韻》人汁切《集韻》《正韻》日執切,?音入。《玉篇》二十幷也。今直爲二十字。《顏之推·稽聖賦》中山何夥,有子百廿。魏嫗何多,一孕四十。

说文解字

【卷三】【十部】

二十并也。古文省。人汁切

说文解字注

(廿) 二十幷也。古文省多。省多者、省作二十字爲一字也。考工記。桯長倍之。四尺者二。十分寸之一謂之枚。本於二字爲句絶。故書十與上二合爲廿。此可證周時凡言二十可作廿也。古文廿仍讀二十字。秦碑小篆則維卄六年、維卄九年、卅有七年皆讀一字。以合四言。卄之讀如入。卅之讀如?。皆自反也。至唐石經二十皆作卄。三十皆作卅。則仍讀爲二十、三十矣。人汁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