搤
拼音: è
注音: ㄜˋ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6424
仓 颉: QTCT
五笔86: RUWL
郑 码: DUOL
四 角: 58012
电 码: 8465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3 画
部外笔画: 10 画
笔顺编号: 1214313425221
笔划顺序: 一丨一丶ノ一ノ丶丨フ丨丨一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英 文: seize
基本解释

搤è(ㄜˋ)

1、同“扼”。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部】;康熙笔画: 14,部外笔画: 10

《唐韻》於革切《集韻》《韻會》《正韻》乙革切,?音厄。《說文》捉也。《廣韻》持也。《史記·劉敬傳》搤天下之肮,而拊其背。《揚雄·長楊賦》搤熊羆。《註》搤,捉持之也。

又握也。《史記·周本紀》養由基釋弓搤劒曰:客安能敎我射乎。

又《封禪書》莫不搤捥。《註》滿手曰搤。 與搹?扼?通。

又《集韻》壹結切,音噎。亦持也。

又壹計切,音翳。拉也。

又《集韻》《正韻》烏懈切《韻會》幺解切,?音隘。?也。

说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

捉也。从手益聲。於革切

说文解字注

(搤) 捉也。婁敬傳曰。搤其亢。拊其背。楊雄傳曰。搤熊羆。拕豪豬。搤其咽。炕其氣。皆謂捉持之。師古云。搤與同。依許則搤音雖同、而義迥別也。从手。益聲。於革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