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
拼音: qǐng
注音: ㄑ一ㄥˇ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8ACB
仓 颉: YRQMB
五笔86: YGEG
郑 码: SCQ
四 角: 05627
电 码: 6153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5 画
部外笔画: 8 画
笔顺编号: 411125111212511
笔划顺序: 丶一一一丨フ一一一丨一丨フ一一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英 文: ask, request; invite; please
基本解释

請qǐng(ㄑ一ㄥˇ)

1、见“请”。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部】;康熙笔画: 15,部外笔画: 8

《唐韻》七井切《集韻》《韻會》此靜切《正韻》七靜切,?淸上聲。《說文》謁也。《廣雅》求也。《玉篇》乞也,問也。《增韻》祈也,扣也。《書·湯誥》以與爾有衆請命。《左傳·僖十年》余得請於帝矣。《禮·曲禮》請業則起,請益則起。

又《王制》墓地不請。《儀禮·士昏禮》?者出,請事入告。《前漢·張湯傳》造請諸公,不避寒暑。《師古註》請,謁問也。

又《爾雅·釋詁》告也。《禮·昏義》納徵請期。《註》請昏姻之期日也。

又《韻會》漢請室,請罪之室也。《前漢·賈誼傳》造請室而請罪耳。

又《集韻》親盈切《正韻》七情切,?音淸。亦謁也,祈也。

又受也。

又《類篇》《前漢·賈誼傳》請室,亦讀平聲。

又《廣韻》疾政切《集韻》《韻會》《正韻》疾正切,?情去聲。《說文》義同。

又《廣韻》延請。

又《正韻》漢制,春曰朝,秋曰請,如古諸侯聘禮也。《史記·吳王濞傳》使人爲秋請。《前漢·宣帝紀》時會朝請。

又《韻會》朝請,漢官名。張禹首爲之。《唐書·百官志》從五品上曰朝請大夫,正七品上曰朝請郞。

又《廣韻》疾盈切《集韻》慈盈切,?音情。《類篇》受言也。

又《韻會》禮昏義請期,徐音情。《周禮·秋官·條狼氏註》大夫受命以出,餘事莫不復請。劉音情。

又《轉注古音》《史記》《禮書》請文俱盡。《註》徐廣云:古情字多假借作請,諸子中多有之。《荀子·成相篇》聽之經,明其請。《註》請當爲情。聽獄之經,在明其情。

说文解字

【卷三】【言部】

謁也。从言青聲。七井切

说文解字注

(請) 謁也。周禮。春朝秋覲。漢改爲春朝秋請。从言。青聲。七井切。又才性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