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qiū
注音: ㄑ一ㄡ
结构: 上下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212A3
仓 颉: OMG
五笔86: RGFF
郑 码: PDAB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8 画
部外笔画: 5 画
笔顺编号: 32121121
笔划顺序: ノ丨一丨一一丨一
造字信息
类 型: 扩展B
康熙字典

【備考·丑集】【土部】;康熙笔画: 8,部外笔画: 5

《篇海類編》同丘。

说文解字

【卷八】【丘部】

土之高也,非人所爲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中邦之居,在崐崘東南。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爲丘。象形。凡丘之屬皆从丘。今隷變作丘。,古文从土。去鳩切

说文解字注

(丘) 土之高也。大司徒注曰。土高曰丘。非人所爲也。釋丘曰。非人爲之丘。謂非人力所爲也。从北。从一。會意。去鳩切。古音在一部。讀如欺。漢時讀入今之尤韵。故禮記嫌名注曰。宇與禹、丘與區之類。漢時區亦去鳩切也。一、地也。釋从一之意。人凥在丠南。故从北。釋从北之意。中邦之凥在昆侖東南。昆侖下當有丘字。嫌人居不必在丘南。故言倉頡造字之初取意於此。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爲丘。淮南墬形訓注曰。四方而高曰丘。象形。與上會意別。凡丠之屬皆从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