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注音:
结构: 上下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22C40
仓 颉: FDQ
五笔86: OTRJ
郑 码: UOMM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3 画
部外笔画: 9 画
笔顺编号: 4334312343112
笔划顺序: 丶ノノ丶ノ一丨ノ丶ノ一一丨
造字信息
类 型: 扩展B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部】;康熙笔画: 13,部外笔画: 9

《唐韻》《正韻》卽由切《集韻》《韻會》將由切,?音啾。《說文》本作?。束也。《增韻》斂也。《禮·鄉飲·酒義秋之爲言愁也註》愁讀爲揫。揫,斂也。

又《爾雅·釋詁》聚也。《馬融·廣成頌》揫斂九藪之動物。

又《集韻》字秋切,音遒。亦聚也。《說文》引《詩》百祿是揫。今詩作遒。

又《揚子·方言》細也。斂物而細謂之揫。

又《前漢·律歷志》作?。別見韋部。

又《韻會》《正韻》揫,或作愁。引鄕飲酒義。○按愁有揫音。非揫與愁通也。

说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

束也。从手秋聲。《詩》曰:“百祿是揫。”即由切

说文解字注

() 收束也。漢律曆志曰。秋、?也。物?斂乃成孰。鄉飮酒義曰。西方者秋。秋之爲言揫也。从韋。取圍束之義。聲。讀若酋。从焦聲。焦从雥省聲。卽由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