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注音: ㄊ一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22C66
仓 颉: QAHN
五笔86: RJQJ
郑 码: DKOK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3 画
部外笔画: 10 画
笔顺编号: 1212511353322
笔划顺序: 一丨一丨フ一一ノフノノ丨丨
造字信息
类 型: 扩展B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部】;康熙笔画: 14,部外笔画: 10

《集韻》他歷切,音惕。挑也。同擿。

又伐?也。《詩·大雅·攘之剔之註》又作?,同。《疏》剔翦之也。

说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

搔也。从手適聲。一曰投也。直隻切

说文解字注

(擿) 搔也。此義音剔。詩。象之揥也。傳曰。揥所以摘髮也。釋文云。揥勑帝反。摘他狄反。本又作擿。非也。擿音直戟反。按以許說繩之、則作擿爲是。擿正音他狄反也。以象骨搔首。因以爲飾。名之曰揥。故云所以擿髮。卽後人玉導、玉搔頭之類也。廣韵十二霽曰。揥者、揥枝整髮釵。許書無揥。从手。適聲。讀如剔。十六部。一曰投也。與上文投者擿也爲轉注。此義音直隻切。今字作擲。凡古書用投擲字皆作擿。許書無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