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注音: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261A0
仓 颉: VFSLC
五笔86: XAKM
郑 码: ZHAL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20 画
部外笔画: 14 画
笔顺编号: 55444412512125111345
笔划顺序: フフ丶丶丶丶一丨フ一丨一丨フ一一一ノ丶フ
造字信息
类 型: 扩展B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部】;康熙笔画: 20,部外笔画: 14

《廣韻》《集韻》?求位切,音匱。《玉篇》織餘也。《集韻》?,或从貴作繢。

说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

織餘也。从糸貴聲。胡對切

说文解字注

(繢) 織餘也。此亦兼布帛言之也。上文機縷爲機頭。此織餘爲機尾。繢之言遺也。故訓爲織餘。織餘、今亦呼爲機頭。可用系物及飾物。急就篇絛繢總爲一類。是也。顔、王注未諦。今則此義廢矣。一曰畫也。四字依韵會補。今所傳小徐繫傳本、此卷全闕。黃氏作韵會時所見尙完。知小徐本有此四字也。畫者、介也。今謂之畍畫。繢畫雙聲。考工記曰。設色之工畫、繢、鐘、筐、。又曰。畫繢之事襍五采。咎繇謨。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鄭注曰。繪讀曰繢。讀曰猶讀爲。易其字也。以爲訓畫之字當作繢也。繪訓五采繡。故必易繪爲繢。鄭司農注周禮引論語繢事後素。从糸。貴聲。胡對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