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篇」
立天地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天下篇」相关的诗文 共 28 诗文
  • 灔滪堆赋

    [宋代] 苏轼

    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掀腾勃怒,万夫不敢前兮,宛然听命,惟圣人之所使。

    余泊舟乎瞿塘之口,而观乎灔滪之崔嵬,然后知其所以开峡而不去者,固有以也。蜀江远来兮,浩漫漫之平沙。行千里而未尝龃龉兮,其意骄逞而不可摧。忽峡口之逼窄兮,纳万顷于一杯。方其未知有峡也,而战乎灔滪之下,喧豗震掉,尽力以与石鬭,勃乎若万骑之西来。忽孤城之当道,钩援临冲,毕至于其下兮,城坚而不可取。矢尽剑折兮,迤逦循城而东去。于是滔滔汩汩,相与入峡,安行而不敢怒。

    嗟夫,物固有以安而生变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得吾说而推之兮,亦足以知物理之固然。

  • 浪淘沙令

    [五代十国]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经旨·易或问三首

    [宋代] 欧阳修

    或问:“大衍之数,《易》之缊乎?学者莫不尽心焉。”曰:“大衍,《易》之末也,何必尽心焉也。《易》者,文王之作也,其书则六经也,其文则圣人之言也,其事则天地万物、君臣父子夫妇人伦之大端也。大衍,筮占之一法耳,非文王之事也。”“然则不足学乎?”曰:“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学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知此然后知学《易》矣。……”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答姚怤见寄

    [唐代] 孟郊

    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

    贤哲不苟合,出处亦待时。

    而我独迷见,意求异士知。

    如将舞鹤管,误向惊凫吹。

    大雅难具陈,正声易漂沦。

  • 墨子·鲁问第四十九

    [周朝] 墨子

    子墨子谓公尚过曰:「子观越王之志何若?意越王将听吾言,用我道,则翟将往,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自比于群臣,奚能以封为哉?……」

  • 徵调曲六

    [南北朝] 庾信

    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

    黎人耕植于义圃,君子翶翔于礼园。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咎繇为谋不仁远,士会为政群盗奔。

    克宽则昆虫内向,彰信则殊俗宅心。

  • 太和公主和蕃

    [唐代] 王建

    塞黑云黄欲渡河,风沙眯眼雪相和。

    琵琶泪湿行声小,断得人肠不在多。

  •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

    [周朝] 晏婴

    景公饮酒命晏子去礼晏子谏第一

    公饮酒数日而乐,释衣冠,自鼓缶,谓左右曰:“仁人亦 乐是夫? ”梁丘据对曰:“仁人之耳目,亦犹人也,夫奚为独不乐此也?”

    公曰:“趣驾迎晏子。”晏子朝服以至,受觞再拜。公曰:“寡人甚乐此乐,欲与夫子共之,请去礼。”

    晏子对曰:“君之言过矣!群臣皆欲去礼以事君,婴恐君子之不欲也。今齐国五尺之童子,力皆过婴,又能胜君,然而不敢 乱者,畏礼也。上若无礼,无以使其下;下若无礼,无 以事其上。夫麋鹿维无礼,故父子同麀,人之所以贵于禽兽 者,以有礼也。婴闻之,人君无礼,无以临其邦;大夫无礼 ,官吏不恭;父子无礼,其家必凶;兄弟无礼,不能久同。诗 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故礼不可去也。”

    公曰:“寡人不敏无良,左右淫蛊寡人,以至于此,请杀之。”

  •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

    [周朝] 晏婴

    灵公禁妇人为丈夫饰不止晏子请先内勿服第一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 送朴山人归新罗

    [唐代] 马戴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云山过海半,乡树入舟中。

    波定遥天出,沙平远岸穷。

    离心寄何处,目断曙霞东。

  • 赠蒋经国

    [清代] 于右任

    计利当计天下利

    求名应求万世名

  • 抱朴子·外篇·博喻卷第三十八

    [晋朝] 葛洪

    抱朴子曰: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 亦或密迩而不接。

  • 履园丛话·水学·三江

    [清代] 钱泳

    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而论。昔人有专浚吴淞而舍刘河、白茅者,亦有专治刘河而舍吴淞、白茅者,是未察三吴水势也。

  • 五对客戒谈时政

    [明代] 唐伯元

    生逢唐虞,明良岳牧。

    不学贾生,流涕痛哭。

    物之不齐,人孰无过。

    反己责躬,是我工课。

  • 永夏

    [明代] 林大钦

    荆扉俗远怜幽僻,永夏无心只昼眠。

    桃李不言通鸟道,莺花寥落自风烟。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云泉甘寂然。

    尘世漫留风格在,逍遥拟赋卜居篇。

  • 一花独放不是春

    [明代] 无名氏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 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

    [唐代] 刘禹锡

    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

    公讳俊,字真长,其先叶黄帝。夫圣人之后,与庶姓不同,如河出昆仑,潜于厚地,焉振起,奋为洪澜,环回自天,非众川也。故自黄帝八代而生舜,武王克殷,求有妫之允满封于陈,是为胡公。十三叶生完,自以公子,国难不得立,乃抱乐器奔齐,桓公以卿礼接之。下又十一叶和,以久为政,阴浃于人,遂有齐国,三代称王。至建为秦所灭。项羽入秦,封建孙安为济北王。汉兴失国,齐人谓之王家,因以为氏。安子涓,仕汉,为镇东将军、青州牧,封剧县伯。自涓至彤,凡一十九代,两汉公卿牧守如家牒然。十代祖猛,字景略,符秦尚书令,伉秦成霸业,与孔明佐蜀同功,故时人谓之王葛,史云北海剧人,遂著为族望。九代祖休,仪曹尚书。八代祖镇恶,佐命宋,长安擒姚宏。至北齐五代祖斤,七兵尚书,兄弟九人,时号王氏九龙,于齐史有传。高祖,字君粹,北齐著作郎、燕郡太守。曾祖敬忠,成州刺史。大父上客,高宗封岳,进士及第,历侍御史主客兵部员外郎,累迁兵右金吾卫将军冀州刺史灵州都督朔方道总管。见《职官仪》及衣(阙)。

    烈考瞰,宣州宣城县令,赠工部郎中。娶河东裴氏,乃生仆射。季睦馀力,工为文。始以崇文生应深谋秘策,考入上第,拜监察御史。天之赋予,莫能两大,既扬令名,而不以景福,享龄五十五。葬于河南府偃师县亳邑乡。后以子贵,累赠礼部尚书至右仆射。夫人江夏李氏祔焉。李门多奇才:父暄,起居舍人;暄子鄘,门下侍郎平章事;高叔祖善,兰台郎崇文馆学士,注《文选》行于时;善子邕,北海郡太守,有重名,四方之士求为碑志者倾天下。故夫人于盛宗礼范可法,累赠至江夏郡夫人。

    仆射有三子。长子早终。次子处元,少婴沈恙,慕道士养生之术,高尚其趣,强仕而没,积善不试,后来果大焉。季子彦威,字子美,始以五经登甲科,历太常博士祠部员外郎,迁屯田郎中,转户部司封,并充礼仪使判官、宏文馆学士、京兆少尹、谏议大夫、史馆修撰。以直谏出为河南少尹,入为少府监司农卿,改淄青节度使,征拜户部侍郎判度支。势逼生患,出为卫尉,分司东都。寻起为陈许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充汴、宋、亳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北海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娶颍川韩氏,主客员外郎衢之女,国子祭酒杨顼之外孙。夫人有三弟,皆材,无子,早谢,已如礼祔葬于亳邑原。仆射厚德覆露之,尚书丕承之,以蚤孤,锐意向学。尝阅《诗》至《蓼莪》篇,感激流涕,故其志如刃始淬。及学成,立遂为鸿儒,入用为能臣。参定仪制,财成经费。起书生,拥旌节。今又领全师镇上游,握神符,垂三组,皆向时感发之所激也。志就而学成,名闻而身达。欲报无所,外荣中悲。人子之孝,在乎扬其先德以耀于远,乃俾学古者书本系所自,且铭于龟趺螭首云。铭曰: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圣人之后,必大而昌。由圣与贤,或为霸强。建不克嗣,济北疏疆。齐人德之,其族称王。佐于符秦,北海重光。仆射之生,负材而起。策于万乘,擢为御史。同时条对,千目仰视。桂林一枝,拾芥相似。名动海内,夫岂不伟。种德而牙,乃生令子。出入鼎贵,理财统师。流根之泽,密印累累。峻其追崇,幽显有辉。孝嗣之志,歉然弗怡。春露秋霜,感伤履之。时久能慕,禄丰益悲。明发不寐,永怀孝思。摅之无穷,曷若丰碑。景亳之原,佳城在斯。乃金石刻,揭于道陲。松耶柏耶,有洛之湄。过者必下,来观信辞。

  • 敬恕斋铭

    [宋代] 朱熹

    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以是存之,敢有失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是行之,与物皆春。胡世之人,恣己穷物。惟我所叟,谓彼奚恤。孰能歹是,敛焉厥躬。于墙于羹,仲尼子弓。内顺于家,外同于邦。无小无大,罔时怨恫。为仁之功,曰此其极,敬哉恕哉,永永无斁。

  • 管子形势

    [周朝] 管仲

    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矣;渊深而不涸,则沈玉极矣,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蛟龙得水,而神可立也;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风雨无乡,而怨怒不及也。贵有以行令,贱有以忘卑,寿夭贫富,无徒归也。

    衔命者,君之尊也。受辞者,名之铉也。上无事,则民自试。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槛鹄锵锵,唯民歌之。济济多士,殷民化之,纣之失也。飞蓬之问,不在所宾;燕雀之集,道行不顾。牺牷圭璧,不足以飨鬼神。主功有素,宝币奚为?羿之道,非射也;造父之术,非驭也;奚仲之巧,非斫削也。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平原之隰,奚有于高?大山之隈,奚有于深?訾讆之人,勿与任大。譕臣者可以远举。顾忧者可与致道。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召也举长者可远见也;裁大者众之所比也。美人之怀,定服而勿厌也。必得之事,不足赖也;必诺之言,不足信也。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有无弃之言者,必参于天地也。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故曰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不行其野,不违其马;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

    怠倦者不及,无广者疑神,神者在内,不及者在门,在内者将假,在门者将待。曙戒勿怠,后稚逢殃。朝忘其事,夕失其功。邪气入内,正色乃衰。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上失其位,则下逾其节。上下不和,令乃不行。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且怀且威,则君道备矣。莫乐之,则莫哀之。莫生之,则莫死之。往者不至,来者不极。

    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异。有闻道而好为家者,一家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乡者,一乡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国者,一国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天下者,天下之人也;有闻道而好定万物者,天下之配也。道往者,其人莫来;道来者,其人莫往;道之所设,身之化也。持满者与天,安危者与人。失天之度,虽满必涸。上下不和,虽安必危。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虽立不安。其道既得,莫知其为之。其功既成,莫知其释之。藏之无刑,天之道也。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