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雕琢
成语解释
不必借助精雕细琢。指器物天然即具有上好的质地。也比喻艺术品精美而无雕琢的痕迹。
出处 & 用法
成语出处:
《艺文类聚》卷八十四引《南州异物志》:“南海中,有大文贝,质白而文紫,天资自然,不假雕琢。”
成语示例:
古诗短体如《十九首》,长篇如《孔雀东南飞》,皆~,工极自然。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二》
成语百科:
不假雕琢
引经据典
不须借助人力的雕刻加工。指器物天然具有美质。《艺文类聚》卷八四引《南州异物志》:“交趾北,南海中,有大文贝,质白而文紫,天姿自然,不假雕琢,磨莹而光色焕烂。”后多比喻诗文自然完美,看不出修饰的痕迹。宋.李纲《古灵集序》:“而所为文章,温厚深纯,根于义理,精金美玉,不假雕琢,自可贵重。”亦作“不假雕饰”。清.郎廷槐等《师友诗传录》:“古之名篇,如出水芙蓉,天然艳丽,不假雕饰。皆偶然得之,犹书家所谓偶然欲书者也。”
近义词

反义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