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三高
成语解释
南朝 齐 何胤 (字 子季 )与其兄 何求 、 何点 发迹虽异,终皆隐遁,时人称为“ 何 氏三高”。《南史·何胤传》:“ 胤 以 会稽 山多灵异,往游焉,居 若邪山 云门寺 。初, 胤 二兄 求 、 点 并栖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引经据典
《南史.何胤传》:“胤字子季……而纵情诞节,时人未之知也,唯?(沛国刘?,何胤是其门生)与汝南周顒深器异之……胤以会稽山多灵异,往游焉,居若邪山云门寺。初,胤二兄求、点并栖遁,求先卒,至是胤又隐,世号点为‘大山’,胤为‘小山’,亦曰‘东山’。兄弟发迹虽异,克终皆隐,世谓何氏三高。”
南朝.梁.何点,字子皙,方雅真素,博通群书,善谈论,喜遨游。宋、齐朝累征不仕。梁武帝召至华林园,不屈,辞疾归。与兄求、弟胤皆隐遁不仕,世因称为“何氏三高”。后因用为隐遁不仕之典。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三:“刘殷七业(见“哭堇”),何点三高。”
近义词

反义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