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竖之焚
成语解释
牧竖:放牧的小儿;焚:焚烧。原指秦始皇陵墓被放牧的小孩焚烧。后比喻意外的灾难。
出处 & 用法
成语出处:
《汉书·刘向传》:“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罹牧竖之祸,岂不哀哉?”
成语示例:
外罹西楚之祸,内受~。 晋·潘岳《西征赋》
成语百科:
牧竖之焚
引经据典
《汉书.刘向传》:“秦始皇帝葬于骊之阿……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橔。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几之间,外被项籍(即楚霸王项羽)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
相传秦始皇陵墓有一洞,从来没人知道。有一牧儿在墓旁牧羊,丢失了一只,找羊时发现了此洞。以为羊入洞中,便点火把进洞寻羊,结果失火把秦始皇的棺橔及殉葬品烧了个精光。后因以“牧竖之焚”用为警告富贵骄奢的典故。
晋.潘岳《西征赋》:“外罹西楚之祸,内受牧竖之焚。”唐.杜牧《过骊山作》:“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近义词

反义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