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洲
[唐代] 李白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辑评

《瀛奎律髓》:鹦鹉洲在今鄂州城南,对南楼;黄鹤楼在城西,向汉阳。太白此诗,乃是效崔颢体,皆于五、六加工,尾句寓感叹,是时律诗犹未甚拘偶也。

《唐诗品汇》:刘须溪云:犹是《凤台》馀韵,情景觉称,终觉豪胜。此以正平吊正平者。

《麓堂诗话》:古诗与律不同体,必各用其体乃为合格。然律犹可间出古意,古不可涉律……李太白「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乃律间出古,要自不厌也。

《唐诗镜》:太白七言,绝无蕴藉,《鹦鹉洲》一首,气格高岸。

《诗源辨体》:太白《鹦鹉洲》拟《黄鹤楼》为尤近,然《黄鹤》语无不炼,《鹦鹉》则太轻浅矣。至「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下比李赤,不见有异耳。

《唐诗评选》:此则与《黄鹤楼》诗宗旨略同,乃颢诗如虎之威,此如凤之威,其德自别。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芳洲之树何青青」,只得七个字,一何使人心杳目迷,更不审其起尽也。

《唐风怀》:质公曰:此篇凡三「鹦鹉」、三「江」、三「洲」、二「青」字,其去皆出于《黄鹤楼》、《龙池篇》二作,与《凤凰台》同一机抒,而天锦灿然,亦一奇也。

《唐七律选》:此七律变体。初唐沈詹事《龙池篇》已发其端,崔颢《黄鹤楼》便肆意为之,于《金陵凤凰台》效之最劣,此则生趣勃然矣。

《唐诗成法》:青莲自《黄鹤楼》以后,屡为此体,然皆不佳。此首稍胜《凤凰台》,究竟只三、四好,以下音节已失,字句非所论矣。然此理甚微,看沈《龙池篇》与崔颢《黄鹤楼》自知。

《诗学纂闻》:李白《鹦鹉洲》一章乃庚韵而押「青」字,此诗《文粹》编入七古,后人编入七律,其体亦可么可今,要皆出韵也。

《唐诗别裁》:以古笔为律诗,盛唐人每有之,大历后,此调不复弹矣。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人谓此必又拟《黄鹤楼》,似也。圣叹云:一蟹不如一蟹。以予观之,则殊未肯让崔独步也。前半亦是顺叙法,而却以凤凰台之二句展作三句,可见伸缩变化,皆随乎人,岂当为格律所拘耶?「芳洲之树何青青」,较「白云千载空悠悠」更具情趣。

《瀛奎律髓汇评》:纪昀:白云悠悠,不觉添出芳洲之树,却明露凑泊,此故可思。五、六二句亦未免走俗。崔是偶然得之,自然流出。此是有意为之,语多衬贴,虽效之而实不及。冯班:与崔语一例,而词势不及,似稍逊《凤凰台》。陆贻典:起四句虽与崔作一意,而体格自殊,崔作乃金针体,此作乃扇对格也。何义门:画笔不到。义山安敢望此?

《昭昧詹言》:崔颍《黄鹤楼》,千古擅名之作,只是以文笔行之,一气转折。五、六虽断,写景而气亦直下喷溢,收亦然,所以可贵。太白《鹦鹉洲》,格律工力悉敌,风格逼肖,未尝有意学之而自似。

《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极似《黄鹤》。「芳洲」句更拟「白云」、极骚雅,正嫌太骚。「烟开」二句,较「晴川」句竟分雅俗矣。结故清远足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