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重九席上
[宋代] 辛弃疾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谁与老兵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莫倚忘怀,西风也曾,点检尊前客。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
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临风一笑,请翁同醉今夕。
译文

不知在龙山哪里,但依然记得当年重阳时的聚会。是谁成为桓温的笑料?是落帽的白发参军孟嘉啊!不要说自己「西风吹帽,初不自觉」,其实西风也会挑选对象,让你故意出丑。沧海桑田,人事变迁。桓温、孟嘉皆已逝去。眼前所见只有二三飞蝶而已。

高风亮节,千载之中,只有陶渊明可居。你只要领会琴中的乐趣,又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既然您说「琴中如果得趣,何必一定要在絃上发出声音呢?」那么,好!现在,如果我把空杯向您祝酒,您是否还肯说「得到酒趣就好,何必一定要杯中有酒呢?」哈哈,还是让我们斟满酒杯,今朝不醉不归吧!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念奴娇〉》:「《念奴娇》,元微之《连昌宫词》云:『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春娇满眼泪红绡,掠削云鬓旋装束。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自注云:『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明皇遣高力士大呼楼上曰:「欲遗念奴唱歌,邠(Bīn)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其为当时所重也如此。然而明皇不欲夺侠游之盛,未尝置在宫禁。或岁幸汤泉,时巡东洛,有司潜遣从行而已。又明皇尝于上阳宫夜后按新翻一曲,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诘验之,自云:「其夕窃于天津桥玩月,闻宫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谟也。」明皇异而遣之。』《开元天宝遗事》云:『念奴有色,善歌,宫伎中第一。帝尝曰:「此女眼色媚人。」又云:「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今大石调《念奴娇》,世以为天宝间所制曲,予固疑之。然唐中叶渐有今体慢曲子,而近世有填《连昌宫词》入此曲者。后复转此曲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曲名本此。宋曲入「大石调」,复转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此调音节高抗,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宋·俞文豹《吹剑录》称:「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亦其音节有然也。兹以《东坡乐府》为准,「凭高远眺」一阕为定格,「大江东去」为变格。一百字,前后阕各四仄韵。其用以抒写豪壮感情者,宜用入声韵部。另有平韵一格。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句、落帽参军:龙山在湖北江陵,即孟嘉落帽处。晋·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Yǔ)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咨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八·〈湖广·荆州府·江陵县〉》:「龙山,在城西北十五里,桓温九日登高,孟嘉落帽处也。」

老兵:《晋书·卷七十四·〈谢安传·(兄)谢奕传〉》:「奕字无奕,少有名誉。初为剡(Shàn)令,有老人犯法,奕以醇酒饮之,醉犹未已。安时年七八岁,在奕膝边,谏止之。奕为改容,遣之。与桓温善。温辟为安西司马,犹推布衣好。在温坐,岸帻笑咏,无异常日。桓温曰:『我方外司马。』奕每因酒,无复朝廷礼,尝逼温饮,温走入南康主门避之。主曰:『君若无狂司马,我何由得相见!』奕遂携酒就听事,引温一兵帅共饮,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亦何所怪。』温不之责。从兄尚有德政,既卒,为西蕃所思,朝议以奕立行有素,必能嗣尚事,乃迁都督豫司冀并四州军事、安西将军、豫州刺史、假节。未几。卒官,赠镇西将军。三子:泉、靖、玄。泉早有名誉,历义兴太守。靖官至太常。」

也曾:四卷本丁集作「也解」。

「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句:《晋书·卷九十四·〈隐逸列传·陶潜传〉》:「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赏析

此词作于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的秋龙山重庆筵上,当时词人六十一岁,赋闲家居于江西。 辛稼轩受邀参重阳筵席,席上所见所闻引发词人感慨,加上他也是识陶真谛的人,他推崇陶公的「高情」,并拈出「清真」为其「高情」的内涵。 历来咏重九的诗词,大都引用孟嘉落帽和陶渊明采菊的典故……词中的「老兵」及「参军」,其影射和讥讽当世人物,应当是不言而喻的。在赞扬千古之下,只有陶渊明不为强权势力所拘束,又显然是对党禁以来不受韩饨胄的功名利禄所诱惑的人物的歌颂。

这首词通过写重阳宴会的所见所感,抒发隐居之乐。

上阕由眼前的重阳宴会而想起了东晋风流名士在龙山举行的高会,当年众名士不拘小节,无论长官下属都洒脱放旷,极尽风流,然而只有那位落帽参军孟嘉才能识得酒中真味。如今往事已过千年,词人在这重阳宴会上把酒临风,想要效仿魏晋风流,但是知音太少,无人可与自己交谈,再加上看到眼前飞过的两只蝴蝶,就更让辛稼轩感慨万端了。

下阕承接上文引出东篱采菊的爱酒高人陶渊明。他也是辛稼轩平生最为景仰的高士。陶渊明有一种天真自然的风度,平日以无絃琴作弹奏之状自娱,虽然不通音律,却能得其中雅趣,十分尽兴。以「空杯」问陶,语言生动幽默,别有一番情趣。结韵之「同醉今夕」,则将陶渊明引为隔代知音,恨不能与其把盏相谈。

词上下阕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用韵整齐;词人通过追忆晋人龙山盛会的雅量趣事,然而晋人已逝,樽前客稀,惟馀「眼中三两飞蝶」的凄凉,抒发了物是人非,知音少的伤感情。「须信采菊东篱」表现词人对陶潜归隐生活的羡慕之情。

评析

《念奴娇·重九席上》是南宋词人辛稼轩创作的一首词。上阕主要写眼前宴会引起的对东晋风流名士在龙山高会上的极尽风流,进而感慨知音稀少;下阕承接上文引出东篱采菊的爱酒高人陶渊明,抒发了词人对陶潜躬耕归隐的仰慕之情,也体现了词人对陶潜归隐生活的仰慕。整首词风格雄浑,沉郁顿挫,颇有笔力。

辑评

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一·落帽》:「桓温雄猛盖一时,宾僚相从燕赏,岂应有失礼于前者?孟嘉落帽,恐如祢正平亵服掺挝嫚侮曹瞒之意。陶渊明,嘉之甥也。为嘉作传,称其在朝仗正顺,门无杂宾。则嘉亦一时之望,乃肯从温,何也?温尝从容谓曰:『人不可无势,我乃能驾驭卿。』亦颇有相靳之意。辛幼安《九日》词云:『谁与老兵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莫倚忘怀,西风也解,点检尊前客。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意谓嘉不当从温,故西风落其帽以贬之,若免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