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宋代] 辛弃疾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庐橘熟。贵似茘枝来。
闻道商山馀四老,橘中自酿秋醅。试呼名品细推排。重重香肺腑,偏殢圣贤杯。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李煜词名《谢新恩》。贺铸词有「人归落雁后」句,名《雁后归》。韩淲词有「罗帐画屏新梦悄」句,名《画屏春》。李清照词有「庭院深深深几许」句,名《庭院深深》。《临江仙》源起颇多歧说。南宋黄升《花庵词选》注,「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言水仙,亦其一也。」明董逢元《唐词纪》认为,此调「多赋水媛江妃」,即多为咏水中的女神。调名本意即咏临江凭吊水仙女神。近代学者任半塘先生据敦煌词有句云「岸阔临江底见沙」谓词意涉及临江。「临」本意是俯身看物;临江而看的自是水仙。但中国历代所祭的水仙并不确定。像东汉·袁康、吴平《越绝书》所记的春秋吴国功勋伍子胥受谗而死成为长江水仙,东晋·王嘉《拾遗记》称战国楚大夫屈原为湘江水仙。此外,还有琴高、郭璞、陶岘(xiàn)各为不同水仙的记载。另外,投湘江而死的舜之二妃、三国魏曹植笔下的洛河女神,都是人们祭祀的对象。按《临江仙》调起于唐时,惟以前后段起句、结句辨体,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七字者,以和凝词为主,无别家可校。其前后两起句七字、两结句四字、五字者,以张泌词为主,而以牛希济词之起句用韵、李煜词之前后换韵、顾夐(xiòng)词之结句添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六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徐昌图词为主,而以向子諲(yīn)词之第四句减字类列。其前后两起句俱七字、两结俱五字两句者,以贺铸词为主,而以晏几道词之第二句添字、冯延巳词之前后换韵、后段第四句减字、王观词之后段第四句减字类列。盖词谱专主辨体,原以创始之词、正体者列前,减字、添字者列后,兹从体制编次,稍诠世代,故不能仍按字数多寡也。他调准此。双调小令,五十八字,上下阕各三平韵。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此调唱时音节需流丽谐婉,声情掩抑。柳永演为慢曲,《乐章集》又有七十四字一体,九十三字一体,汲古阁本俱刻《临江仙》,今照《花草粹编》校定,一作《临江仙引》,一作《临江仙慢》。

叶仲洽:名籍事历均未详。《陈克斋集·卷十四》有「和叶仲洽喜雨」诗,与此词语意相参详,知其亦为信州人。

羊桃: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果》:「五梭子,形甚诡异。瓣五出,如田家碌(liù)碡(zhou)状,味酸,久嚼微甘,闽中谓之羊桃。」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闽中嘉果,荔枝、龙眼、橄榄之外,……果中又有黄淡子、金斗子、菩提果、羊桃,皆他处所无。」《竹窗杂录》:「三山羊桃,七八月熟,味酸而有韵。」

三山:福州城内有越王山、九仙山、乌石山,故郡有三山之名。宋·曾巩《道山亭记》:「城中凡有三山,东曰九仙,西曰闽山,北曰越王,故郡有三山之名。」

荔枝来:《新唐书·卷七十六·杨贵妃传》:「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闻道商山馀四老,橘中自酿秋醅」句:唐·牛僧孺《玄怪录·卷三·巴邛人》:「有巴邛人,不知姓名,家有橘园。因霜后诸橘尽收,馀有两大橘,如三斗盎。巴人异之,即令攀橘下,轻重亦如常橘。剖开,每橘有二老叟,鬓眉皤然,肌体红润,皆相对象戏,身长尺馀,谈笑自若,剖开后亦不惊怖,但相与决赌。决赌讫,一叟曰:『君输我海上龙王第七女髲(bì)发十两、智琼额黄十二枝、紫绢帔一副、绛台山霞宝散二庾、瀛洲玉尘九斛、阿母疗髓凝酒四钟、阿母女态盈娘子跻虚龙缟袜八緉,后日于王先生青城草堂还我耳。』又有一叟曰:『王先生许来,竟待不得,橘中之乐,不减商山,但不得深根固蒂,为愚人摘下耳。』又一叟曰:『仆饥矣,须龙根脯食之。』即于袖中抽出一草根,方圆径寸,形状宛转如龙,毫厘罔不周悉,因削食之,随削随满。食讫,以水噀之,化为一龙,四叟共乘之,足下泄泄云起。须臾,风雨晦冥,不知所在。巴人相传云:『百五十年来如此,似在陈隋之间,但不知的年号耳。』」

推排:考较、评定之意。

肺腑:四卷本丁集作「腑脏」。

圣贤杯:酒醉之隐语。《三国志·卷二十七·〈魏志·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脩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子反毙于谷阳,御叔罚于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迁抚军大将军军师。」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七十二〈食物部·酒〉》:「《魏略》曰『大祖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者,清酒为圣人。』」

评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是吟咏羊桃的。羊桃又名五棱子,为福建特产,和龙眼、橄榄、菩提果等齐名,七八月熟,味酸而有韵。此词便围绕羊桃这些特点展开描叙。词的上片写羊桃的产地及其特点。开头二句写产地。但作者没直说,而是采用追忆的方式,言其在三山(今福州)芳树下,饮美酒品羊桃,其风味之美一直让他难以忘怀。这两句词既写出了羊桃风韵之美,又巧妙地点出它是福建特产,为后边的叙写创造了良好条件。「黄金」三句写羊桃的特点与身价。言羊桃花其色金黄瓣五出;其味微酸,如成熟的卢橘,味道绝美;其身价之名贵,和荔枝不相上下。可见羊桃色、味俱佳,为水果之珍品,异常名贵。下片写其他果品。故「闻道」二句另辟新意,言其听人说过橘中可容四老,在其果中酿造秋酒。用传说的故事,写橘汁味美如酒。「试呼」三句写橘之外的名贵果品。言把名贵果品都取来,仔细加以考校、品评,每种果品的「腑脏」里都香香甜甜,为何偏要为酒所缠绕?「圣贤杯」三字和「忆醉」二字相照应,说明无须醉酒自娱,品味羊桃之类的名贵果品,也照样令人陶醉,用委婉方式再次叙写羊桃韵味之美,圆满地结住了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