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作
[宋代] 苏辙
羲和飞辔留不住,小儿逢节喜欲舞。
人言老翁似小儿,烝豚酿酒多为具。
颍川本自非吾乡,邻里十年成旧故。
谁令闭户谢往还,寿酒独向儿孙举。
饮罢跏趺闭双目,寂然自有安心处。
心安自谓无老少,不知须发已如素。
似闻钱重薪炭轻,今年九九不难数。
注释

羲和: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驾御日车的神,此处代指太阳。

飞辔:李善注:“飞辔、悬景,皆谓日也。日有御, 故云辔也。顿犹舍也。西顿,谓已夕也。”

烝(zhēng)豚:蒸熟的小猪。烝,本意指火气上行,引申义指古代冬天祭祀。

跏(jiā)趺(fū):“结跏趺坐”的略称。是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称“全跏坐”。或单以左足押在右股上,或单以右足押在左股上,叫“半跏坐”。据佛经说,跏趺可以减少妄念,集中思想。此处应为静坐、端坐的泛指。

安心:心情安定。

薪炭:木炭。天气越寒薪炭越重。

九九:由冬至日数起,历八十一日,每九天为“一九”,按次序定名为“一九”、“二九”至“九九”。

评析

冬至日在北宋时地位甚高,根据《东京梦华录》的描述,最贫穷困顿之人,亦要在这天更换新衣,无论是倾家荡产去买,还是出门跟人假借。这一天,除了穿新衣、享美食,百姓还要祭祀先人,然后去参加政府专为冬至而开放的民间赌博,小朋友在街头巷尾传唱着《数九歌》。数九又称“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据记载,数九在南北朝时即已流行,一直沿袭下来。故而苏辙这里在《冬至日作》一诗中也说道:“似闻钱重薪炭轻,今年九九不难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