剄
拼音: jǐng
注音: ㄐ一ㄥˇ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5244
仓 颉: MMLN
五笔86: GVAJ
郑 码: HDBK
四 角: 12100
电 码: 0462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9 画
部外笔画: 7 画
笔顺编号: 155512122
笔划顺序: 一フフフ一丨一丨丨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英 文: cut throat
基本解释

剄jǐng(ㄐ一ㄥˇ)

1、见“刭”。

详细解释

搜索与“剄”有关的包含有“剄”字的成语 查找以“剄”打头的成语接龙

康熙字典

【子集下】【刀部】;康熙笔画: 9,部外笔画: 7

《唐韻》古挺切《集韻》《韻會》古頂切,?音景。《玉篇》以刀割頸也。《史記·淮南王傳》令從者魏敬剄之。《註》剄謂斷其首。

又《集韻》吉定切,景去聲。義同。

又《集韻》囊丁切,定去聲。義同。

说文解字

【卷四】【刀部】

也。从刀巠聲。古零切

说文解字注

(剄) 也。耳部曰。小罪聅。中罪刖。大罪剄。剄謂頭也。左傳。越句踐使罪人三行。屬劒於頸而辭曰。臣不敢逃。敢歸死。遂自剄也。吳師屬之目。剄、經典釋文宋刻作頸。非也。按許意剄謂頸。之至重者也。从刀。巠聲。古零切。十一部。廣韵古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