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
拼音: lèi
注音: ㄌㄟˋ
繁体: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6CEA
仓 颉: EBU
五笔86: IHG
郑 码: VLVV
四 角: 36100
电 码: 3223
区 位: 3265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8 画
部外笔画: 5 画
笔顺编号: 44125111
笔划顺序: 丶丶一丨フ一一一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造 字: 原为形声字:从氵,戾声
英 文: tears; weep, cry
基本解释

泪lèi(ㄌㄟˋ)

1、眼里流出的水:眼泪。泪痕。泪水。泪眼。泪珠。泪盈盈。声泪俱下。

详细解释

◎ 泪

涙 lèi

〈名〉

(1) (形声。从水,戾( lì)声。简化字“泪”是个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本义:眼泪)

(2) 同本义 [tear]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晋书·羊祜传》

士皆垂泪涕。——《战国策·燕策》

剑外忽传收 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涕泪(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表示眼泪,与“涕”同义并用);泪波(泪水如波);泪泉(指眼泪);泪球(泪珠,泪滴);泪晶(泪珠)

(4) 引申指某些形似眼泪的东西 [drop]。如:蜡泪,泪蜡(蜡烛因燃烧熔化而滴落如泪);胡桐泪

【词性变化】

◎ 泪 lèi

〈动〉

(1) 流泪 [weep]

泪翟子之悲,恸 朱公这哭。—— 孔稚圭《北山移文》

(2) 又如:泪河(泪下如河。形容悲痛之极);泪下沾衿(流泪很多;沾湿衣襟);泪坠尊者(佛教用语。佛灭后,“大阿罗汉”有大悲心,常因悲三途的众生而啼泣,故称)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康熙笔画: 9,部外笔画: 5

《字彙》與淚同。(淚)《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遂切,音類。目液也。《本草》淚者,肝之液。《譚子化書珠玉篇》悲則雨淚。

又《集韻》劣戌切,音律。義同。

又《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疾流貌。《張衡·南都賦》漻淚淢汨。《註》引淮南子,水淚破舟。○按《淮南子·主術訓》本作戾。淚與戾古通。

又《集韻》力結切,音捩。義同。

又淒淚,寒涼貌。《前漢·武帝賦》秋氣憯以淒淚。亦作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