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
拼音: méi
注音: ㄇㄟˊ
结构: 左右结构
编码信息
统一码: 7164
仓 颉: FTMD
五笔86: OAFS
五笔98: OFSY
郑 码: UOEF
四 角: 94894
电 码: 3561
区 位: 3526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3 画
部外笔画: 9 画
笔顺编号: 4334122111234
笔划顺序: 丶ノノ丶一丨丨一一一丨ノ丶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造 字: 形声:从火、某声
英 文: coal, coke, charcoal, carbon
基本解释

煤méi(ㄇㄟˊ)

1、古代的植物压埋在地底下,在不透空气或空气不足的条件下,受到地下的高温和高压年久变质而形成的黑色或黑褐色矿物:煤矿。煤田。煤层。煤气。煤焦油。煤精。

2、烟气凝结的黑灰,为制墨的主要原料:煤炱。松煤(松烟)。

详细解释

◎ 煤 méi

〈名〉

(1) (形声。从火,某声。本义:烟尘)

(2) 同本义 [soot]。如:煤尾(屋中的烟尘)。又指制墨的烟灰

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指墨 [ink]

中官欲于苑中作墨灶,取西湖九里松作煤。——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4) 又如:煤精(煤的一种。色黑,质硬,可用以雕刻工艺品)

(5) 灯芯的余烬,即灯花 [snuff]。如:煤火(煤燃烧时的火焰)

(6) 煤炭,一种黑色固体矿物 [coal]。如:煤毒(即煤气);煤炸(小煤块);煤掌(煤矿井下的工作面);煤气灶(以煤气为燃料的灶具)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部】;康熙笔画: 13,部外笔画: 9

《廣韻》莫杯切《集韻》《韻會》《正韻》謨杯切,?音枚。《玉篇》炱煤。《廣韻》炱煤,灰集屋也。《呂氏春秋》嚮者煤室入甑中,棄食不詳,回攫而飯之。

又《正韻》煙墨。

又石炭曰煤。詳炭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