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
拼音:
注音: ㄑ一ˊ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68CB
仓 颉: DTMC
五笔86: SADW
五笔98: SDWY
郑 码: FEC
四 角: 44981
电 码: 2759
区 位: 3869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2 画
部外笔画: 8 画
笔顺编号: 123412211134
笔划顺序: 一丨ノ丶一丨丨一一一ノ丶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造 字: 形声:从木、其声
英 文: chess; any game similar to chess
基本解释

棋qí(ㄑ一ˊ)

1、文娱项目的一类,亦特指“棋子”:象棋。围棋。棋盘。棋道。星罗棋布。举棋不定(喻拿不定主意)。

详细解释

◎ 棋

棊、碁 qí

〈名〉

(1) (形声。从木,其声。本义:古时通称博奕的子为棋) 同本义 [chess or any board game]

棊,博棊也。——《说文》

五簙或谓之棊。——《方言》

故行棊者。——《淮南子·泰族》。注:“谓六博也。”

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山海经·中山经》。注;“博棋也。”

尧造围棊,以教子丹朱,或云 舜以 子商均愚,故作围棊教之。——《博物志》

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棋枰(棋盘);棋子(一种干粮);象棋;国际象棋;围棋;跳棋

【词性变化】

◎ 棋 qí

〈动〉

下棋 [play chess]。如:棋功(下棋造诣);棋仙(指棋艺高超,以弈棋为乐的人);棋名(棋艺卓越的名声)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部】;康熙笔画: 12,部外笔画: 8

同棊。

又《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基。《集韻》根柢也。或作檱。《史記·律書》萬物根棋。(棊)《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其。或作碁、櫀,通作棋。《說文》博棊。《徐曰》棊者,方正之名。古通謂博奕之子爲棊。

又《楚辭·招魂》菎蔽象棊,有六簙些。《註》樗蒱馬也。

又《博物志》堯造圍棊,丹朱善之。

又《劉向·說苑》雍周謂孟嘗君曰:足下燕居,鬭象棋,亦戰鬭之事乎。

说文解字

【卷六】【木部】

博棊。从木其聲。渠之切

说文解字注

簙棊。竹部曰。簙、局戲也。六箸。十二棊。從木。其聲。渠之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