戵
拼音:
注音: ㄑㄨˊ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6235
仓 颉: BGI
五笔86: HHWA
郑 码: LLNH
四 角: 63250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22 画
部外笔画: 18 画
笔顺编号: 2511125111324111211534
笔划顺序: 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一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一フノ丶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英 文: a halberd
基本解释

戵qú(ㄑㄨˊ)

1、古代戟一类的兵器。

详细解释

搜索与“戵”有关的包含有“戵”字的成语 查找以“戵”打头的成语接龙

康熙字典

【卯集中】【戈部】;康熙笔画: 22,部外笔画: 18

《唐韻》其俱切《集韻》權俱切,?音衢。《廣韻》戟屬也。古謂四出矛爲戵。

又通作瞿。《書·顧命》一人冕執瞿,立于西垂。

说文解字

【卷四】【瞿部】

鷹隼之視也。从隹从,亦聲。凡瞿之屬皆从瞿。讀若章句之句。九遇切。又音衢。

说文解字注

(瞿) 隼之視也。隼亦鷻字也。知爲鷹隼之視者。以从隹知之也。吳都賦曰。鷹瞵鶚視。經傳多假瞿爲。見下。从隹。亦聲。凡瞿之屬皆从瞿。讀若章句之句。古音句讀如鉤。別之曰章句之句。知許時章句巳不讀鉤矣。九遇切。四部。又音衢。鍇本有此三字。音當作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