瘜
拼音:
注音: ㄒ一
结构: 左上包围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761C
仓 颉: KHUP
五笔86: UTHN
郑 码: TNWZ
四 角: 00136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5 画
部外笔画: 10 画
笔顺编号: 413413251114544
笔划顺序: 丶一ノ丶一ノ丨フ一一一丶フ丶丶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英 文: a polypus
基本解释

瘜xī(ㄒ一)

1、〔瘜肉〕古同“息肉”,因黏膜发育异常而形成的像肉质的突起物。

详细解释

搜索与“瘜”有关的包含有“瘜”字的成语 查找以“瘜”打头的成语接龙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部】;康熙笔画: 15,部外笔画: 10

《唐韻》相卽切《集韻》悉卽切,?音息。《說文》寄肉。《廣韻》惡肉。《方書》鼻肬曰瘜肉,亦謂之瘜菌,鼻通息,故从息。《聖濟總錄》咽生瘜肉,先刺破,令血出,用鹽豉和搗塗之,效。

说文解字

【卷七】【疒部】

寄肉也。从疒息聲。相卽切

说文解字注

(瘜) 寄肉也。肉部腥下曰。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息肉卽瘜肉。廣韵曰。惡肉。从。息聲。相卽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