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
拼音: qīng
注音: ㄑ一ㄥ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50BE
仓 颉: OPMC
五笔86: WXDM
郑 码: NRGO
四 角: 21286
电 码: 0282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3 画
部外笔画: 11 画
笔顺编号: 3215132511134
笔划顺序: ノ丨一フ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英 文: upset, pour out, overflow
基本解释

傾qīng(ㄑ一ㄥ)

1、见“倾”。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部】;康熙笔画: 13,部外笔画: 11

《唐韻》去營切《集韻》《韻會》《正韻》窺營切,?音卿。《說文》側也。

又伏也,敧也。《禮·曲禮》傾則姦。《註》視流則容側,必有不正之心存乎胷中,此君子所以愼也。

又圯也,空也。《淮南子·天文訓》天傾西北。

又西傾,山名。《書·禹貢》西傾因桓是來。

又通作頃。《詩·周南》不盈頃筐。

又《韻補》叶曲陽切,音匡。《黃庭經》羅列六腑生三光,心精意專內不傾,上合三焦下玉漿。

说文解字

【卷八】【人部】

仄也。从人从頃,頃亦聲。去營切

说文解字注

(傾) 仄也。仄部曰。仄、傾也。二字互訓。古多用頃爲之。又按仄當作夨。夨下曰。傾頭也。引申謂凡夨皆曰傾。夨與仄義小異。从人頃。頃亦聲。去營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