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
拼音: yǎng
注音: 一ㄤˇ
结构: 上下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990A
仓 颉: TOIAV
五笔86: UDYE
五笔98: UGYV
郑 码: UCSX
四 角: 80732
电 码: 9502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5 画
部外笔画: 6 画
笔顺编号: 43111344511534
笔划顺序: 丶ノ一一一ノ丶丶フ一一フノ丶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英 文: raise, rear, bring up; support
基本解释

養yǎng(一ㄤˇ)

1、照顧、撫育。如:“撫養”、“養民”。《禮記•大學》:“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史記• 卷一一二•主父偃傳》:“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

2、培植花木或飼養動物。如:“養蘭”、“養雞”。《周禮•夏官•圉人》:“圉人,當養馬芻牧之事。”

3、陶冶品德。如:“修養品德”。《孟子•盡心下》:“養心莫善於寡欲。”

4、教導、教育。《周禮•地官•保氏》:“保氏掌諫王惡,而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傳 •序》:“或言孔子布衣,養徒三千人。”

5、治療、調護。如:“調養”、“養顏”、“養病”。《儒林外史•第五回》:“再折些須銀子給他養那打壞了的腿。”

6、增加、助長。《左傳•昭公二十年》:“私欲養求,不給則應。”《孔穎達•正義》:“私有所欲,長養其情,求物共之,民不共給,則應之以罪。”

7、信守、保持。《荀子•禮論》:“龍旗九斿,所以養信也。”

8、姓。如春秋時楚國有養由基。

康熙字典

【戌集下】【食部】;康熙笔画: 15,部外笔画: 6

〔古文〕??《廣韻》餘兩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兩切,?音痒。《玉篇》育也,畜也,長也。《易·頤卦》觀頤,觀其所養也。

又取也。《詩·周頌》於鑠王師,遵養時晦。《傳》養,取也。

又養養,憂貌。《詩·邶風》中心養養。《註》憂不定貌。

又《博雅》養,使也。《公羊傳·宣十二年》厮役扈養。《註》艾草爲防者曰厮,汲水漿者曰役,養馬者曰扈,炊烹者曰養。

又《史記·儒林傳》兒寬常爲弟子都養。《註》都養,爲弟子造食也。

又姓。養由基,見《左傳·成十六年》。養奮,見《孝子傳》。

又與癢同。《荀子·正名篇》疾養凔熱,滑鈹輕重,以形體異。

又《廣韻》《正韻》餘亮切《集韻》弋亮切,?音恙。《玉篇》供養也,下奉上也。《禮·月令》收祿秩之不當,供養之不宜者。《註》謂凡恩命濫賜膳服,侈僭踰制者。 《說文》本作養。《字彙》省作?,附六畫,非。考證:〔《詩·周頌》於爍王師,遵養時晦。〕 謹照原文於爍改於鑠。

说文解字

【卷五】【食部】

供養也。从食羊聲。,古文養。余兩切

说文解字注

(養) 供養也。今人分別上去。古無是也。从。羊聲。余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