埽
拼音: sào sǎo
注音: ㄙㄠˋ ㄙㄠˇ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57FD
仓 颉: GSMB
五笔86: FVPH
郑 码: BXWL
四 角: 47127
电 码: 8230
区 位: 6003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1 画
部外笔画: 8 画
笔顺编号: 12151145252
笔划顺序: 一丨一フ一一丶フ丨フ丨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造 字: 会意
英 文: broom; to sweep, clear away
基本解释

埽sào(ㄙㄠˋ)

1、治河时用来护堤堵口的器材,用树枝、秫秸、石头等捆扎而成。

2、用秫秸修成的堤坝或护堤。

埽sǎo(ㄙㄠˇ)

1、古同“扫”,打扫。

详细解释

◎ 埽 sào

〈名〉

(1) 旧时治河,将秫秸、石块、树枝捆扎成圆柱形用以堵口或护岸的东西 [fascine]

凡塞河决,垂合,中间一埽,谓之合龙门。——《梦溪笔谈》

(2) 用埽做成的挡水建筑物,亦泛指堤岸 [fascined bank]。如:埽岸;埽鍕(绑扎成束的埽材)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部】;康熙笔画: 11,部外笔画: 8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老切,音嫂。《說文》棄也。从帚,以帚却土也。

又《廣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噪。《周禮·地官·閽人》掌埽門庭。《禮·少儀》汜埽曰埽,席前曰拚。《註》汜埽,席埽也。拚,除穢也。

又堤岸曰埽。竹木爲枋,柳實其中,和土以捍水,令黃河之役用之。

又叶蘇后切,音叟。《詩·鄘風》牆有茨,不可埽也。叶下道醜,道叶頭上聲。

说文解字

【卷十三】【土部】

棄也。从土从帚。穌老切

说文解字注

(埽) 也。各本譌棄。今正。此二篆爲轉注也。从土帚。會意。帚亦聲也。穌老切。古音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