䵺
拼音: tǐng
注音: ㄊ一ㄥˇ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4D7A
仓 颉: GBUL
五笔86: FHNN
郑 码: BLZN
四 角: 42127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6 画
部外笔画: 3 画
笔顺编号: 121251115132125
笔划顺序: 一丨一丨フ一一一フ一ノ丨一丨フ
造字信息
类 型: 扩展A
英 文: (same as 圢 町)boundary between agricultural lands, (in Japan) a street; a city block, ant hill; formicary
康熙字典

【亥集下】【鼎部】;康熙笔画: 16,部外笔画: 3

《集韻》都挺切,音頂。?疃,蟻封。

又《玉篇》古文圢字。註詳土部二畫。

说文解字

【卷十三】【田部】

田踐處曰町。从田丁聲。他頂切

说文解字注

(町) 田踐處曰町。玉裁按此踐字疑淺人所增。廣韵靑韵注曰田處。迥韵注曰田塸。塸者、俗區字。田處者、謂人所田之處。淺人以二字古奧。乃因下文町疃爲禽獸踐處、妄增之。左傳。町原防。杜曰。原防不得方正如井田。別爲小頃町。賈逵曰。原防之地。九夫爲町。三町而當一井。急就篇頃町畍畞。顏注。平地爲町。一曰町、治田處也。西京賦編町成篁。薛注。町謂畞也。釋名州國篇曰。鄭、町也。其地多平。町町然也。論衡。町町若荆軻之廬。詩毛傳曰。墠、除地町町者。皆謂平坦。於踐義不相涉。从田。丁聲。他頂切。十一部。廣韵有平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