綈
拼音: tí tì
注音: ㄊ一ˊ ㄊ一ˋ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7D88
仓 颉: VFCNH
五笔86: XUXT
郑 码: ZUYZ
四 角: 28927
电 码: 4835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3 画
部外笔画: 7 画
笔顺编号: 5544444351523
笔划顺序: フフ丶丶丶丶丶ノフ一フ丨ノ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英 文: coarse pongee, kind of heavy silk
基本解释

綈tí(ㄊ一ˊ)

1、光滑厚實的絲織品:綈袍。

綈tì(ㄊ一ˋ)

1、比綢子厚實而粗糙的紡織品,用絲做經,用棉線做緯:線綈。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部】;康熙笔画: 13,部外笔画: 7

《廣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說文》厚繒。《釋名》似?蟲之色,綠而澤。《急就篇註》綈,今謂之平紬。《史記·范睢傳》取一綈袍以賜之。《註》索隱曰:今之絁也。正義曰:今之麄袍。《前漢·文帝紀》身衣弋綈。

说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

厚繒也。从糸弟聲。杜兮切

说文解字注

(綈) 繒也。各本作厚。今正。管子輕重戊篇。管子對桓公。魯梁之民俗爲綈。公服綈。旣又對桓公。宜服帛去綈。然則帛薄綈厚可知也。史記范雎傳索隱曰。葢今之絁。按非也。絁卽許之字。从糸。弟聲。杜兮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