薖
拼音:
注音: ㄎㄜ
结构: 上下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8596
仓 颉: XTYBB
五笔86: AMNP
郑 码: ELW
四 角: 44302
电 码: 5639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9 画
部外笔画: 13 画
笔顺编号: 12225525251454
笔划顺序: 一丨丨丨フフ丨フ丨フ一丶フ丶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英 文: empty, hungry-looking
基本解释

薖kē(ㄎㄜ)

1、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2、宽大的样子:“考槃在阿,硕人之薖。”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部】;康熙笔画: 19,部外笔画: 13

《廣韻》陟瓜切《集韻》張瓜切,?音撾。《說文》箠也。《馬融·長笛賦》裁以當簻,便易持。《註》簻,策也。麤者曰簻,細者曰枚。

又《廣韻》《集韻》?苦禾切,音科。與薖同,草也。

又寬大貌。一曰飢意。

说文解字

【卷一】【艸部】

艸也。从艸過聲。苦禾切

说文解字注

(薖) 艸也。衞風碩人之薖。假借此字。毛云。寬大皃。鄭云饑意。按毛、鄭意謂薖爲款之假借。爾雅款足者謂之鬲。漢志作空足曰鬲。楊王孫傳。窾木爲匵。服虔曰。窾、空也。淮南書窾者主浮注。窾、空也。讀如科條之科。然則薖款古同音。許君亦曰。窠、空也。毛、鄭說皆取空中之意。从艸。過聲。苦禾切。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