䙭
拼音:
注音: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466D
仓 颉: LJTO
五笔86: PUPH
郑 码: WTOJ
四 角: 33281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23 画
部外笔画: 17 画
笔顺编号: 4523444511221342512134
笔划顺序: 丶フ丨ノ丶丶丶フ一一丨丨一ノ丶丨フ一丨一ノ丶
造字信息
类 型: 扩展A
英 文: (same as U+8930 褰) to lift or raise (one's dress, skirt, etc.), trousers; drawers; pants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部】;康熙笔画: 23,部外笔画: 17

《唐韻》去乾切,音愆。《揚子·方言》袴,齊魯之閒謂之?。

又《集韻》九件切,音蹇。義同。 或省作褰。詳褰字註。

说文解字

【卷八】【衣部】

絝也。从衣,寒省聲。《春秋傳》曰:“徵褰與襦。”去虔切

说文解字注

(褰) 絝也。昭卄五年左傳曰。公在乾侯。徵褰與襦。杜曰。褰、絝也。方言曰。絝、齊魯之間謂之。按今方言作。俗字也。褰之本義謂絝。俗乃假爲騫衣字。騫、虧也。古騫衣字作騫。今假褰而褰之本義廢矣。从衣。寒省聲。去切。十四部。字林己偃反。春秋傳曰。徵褰與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