鈹
拼音:
注音: ㄆ一ˊ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9239
仓 颉: CDHE
五笔86: QHCY
五笔98: QBY
郑 码: PXI
四 角: 84147
电 码: 9371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3 画
部外笔画: 5 画
笔顺编号: 3411243153254
笔划顺序: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フノ丨フ丶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英 文: a needle used in Chinese medicine; a sword, large knife; beryllium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部】;康熙笔画: 13,部外笔画: 5

《唐韻》敷羈切《集韻》《韻會》攀糜切《正韻》篇夷切,?音帔。《說文》大針也。

又《說文》劒如刀裝者。《揚子·方言》錟謂之鈹。《左傳·襄十七年》使賊殺其宰華吳賊六人,以鈹殺諸盧門。

又《昭二十七年》夾之以鈹。《註》《說文》云劒也。

又官名。與鉟同。《史記·高祖功臣年表》長鈹都尉擊項羽,有功。《索隱曰》徐廣以長鈹爲官名。鈹,音敷皮反。《前漢書》作鉟。

又與披同。《荀子·正名篇》吏謹將之無鈹滑。《註》鈹,與披同。滑與汨同。言不使紛亂披汨也。

说文解字

【卷十四】【金部】

大鍼也。一曰劒如刀裝者。从金皮聲。敷羈切

说文解字注

(鈹) 大鍼也。玄應曰。醫家用以破癰。从金。皮聲。敷羈切。古音在十七部。一曰劒而刀裝者。劒刃。刀一刃。而裝不同。實劒而用刀削裹之是曰鈹。左傳曰。夾之以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