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
左右结构
编码信息
统一码:
9BC1
仓 颉:
NFMLK
五笔86:
QOGQ
五笔98:
QOGR
郑 码:
RAKO
四 角:
21346
电 码:
7643
造字信息
类 型:
基本汉字
英 文:
fish bones; honest, upright
基本解释
鯁gěng(ㄍㄥˇ)
1、见“鲠”。
康熙字典
【亥集中】【魚部】;康熙笔画: 18,部外笔画: 7
《唐韻》《集韻》《韻會》?古杏切,梗去聲。《說文》本作?,魚骨。《廣韻》刺在喉。《儀禮·公食大夫禮註》乾魚近腴,多骨鯁。《前漢·賈山傳》祝鯁在後。
又《廣韻》骨鯁蹇諤之臣。《後漢·來歙傳》太中大夫段襄骨鯁,可任。《註》骨鯁,喩正直也。
又《淮南子·地形訓》蛟龍生鯤鯁。
又與梗同。《後漢·殷熲傳》至今爲鯁。《註》與梗同。
又《集韻》居孟切,音賡。義同。
说文解字
【卷十一】【魚部】
魚骨也。从魚更聲。古杏切
说文解字注
(鯁) 魚骨也。故其字从魚。與骨部骾字別。而骨骾字亦多借鯁爲之。爾雅曰。魚枕謂之丁。魚腸謂之乙。魚尾謂之丙。今益之曰魚骨謂之鯁、魚甲謂之鱗。魚臭謂之鮏。从魚。聲。古杏切。古音在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