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注音:
结构: 左中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20118
仓 颉: NNQO
五笔86: BFII
郑 码: XKB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7 画
部外笔画: 6 画
笔顺编号: 5211534
笔划顺序: フ丨一一フノ丶
造字信息
类 型: 扩展B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部】;康熙笔画: 8,部外笔画: 4

《唐韻》署陵切《集韻》《韻會》辰陵切,?音丞。《說文》奉也。《書·說命》后克聖,臣不命其承。《詩·小雅》承筐是將。

又受也。《禮·禮運》是謂承天之祜。《疏》受天之福也。

又《增韻》下載上也。《易·坤彖》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尚書·大傳》庶人有石承。《註》屋柱下石也。

又《廣韻》次也。《左傳·昭十三年》同盟于平丘,子產爭承。《註》承貢賦之次也。

又繼也。《詩·小雅》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疏》新故相承,無彫落也。

又止也。《詩·魯頌》則莫我敢承。《疏》無有於我敢禦止之者。

又通丞。《左傳·哀十八年》楚右司馬子國帥師而行,請承。《註》承,佐也。

又州名。漢牂柯郡地,宋置承州。

又姓。《後漢·承宮傳註》承姓,衞大夫成叔承之後。

又《正韻》時征切,音成。義同。

又《集韻》諸仍切,音蒸。水名。《前漢·地理志》長沙國承陽縣。《註》承水,出零陵永昌縣界,東流注湘。

又《集韻》《韻會》?持陵切,音懲。《左傳·哀四年》蔡昭侯如吳,諸大夫恐其又遷也,承。《註》承,蓋楚言。

又《集韻》《類篇》?蒸上聲,與抍通。《列子·黃帝篇》孔子觀於呂梁,見一丈夫游之,使弟子?流而承之。《註》出溺爲承。直作拯。

又《韻會》《正韻》?昨亙切,音贈。猶送也。《禮·文王世子》賵賻承含,皆有正焉。《註》承讀爲贈,聲之誤也。

又《集韻》《韻會》?諸應切,音證。縣名。《前漢·地理志》東海郡承縣。《註》應劭讀。

又叶辰羊切,音常。《班固·高祖泗水亭?》休勳顯祚,永永無疆。於皇舊亭,苗嗣是承。 《集韻》或作?。

又作氶。

说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

奉也。受也。从手从卪从。署陵切〖注〗臣鉉等曰:謹節其事,承奉之義也,故从卪。〖注〗,俗字。

说文解字注

(承) 奉也。受也。?部曰。奉者、承也。是二篆爲轉注也。部曰。受者、相付也。凡言承受、承順、承繼、又魯頌傳曰承止也皆奉之訓也。凡言或承之羞、承之以劒皆相付之訓也。左傳曰。蔡大夫恐昭矦之又遷也。承。此叚承爲懲也。从手卪。合三字會意。署陵切。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