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注音: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2029A
五笔86: WJGF
郑 码: NKAD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0 画
部外笔画: 8 画
笔顺编号: 3225111124
笔划顺序: ノ丨丨フ一一一一丨丶
造字信息
类 型: 扩展B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部】;康熙笔画: 11,部外笔画: 8

〔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

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

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 《集韻》或作?。

说文解字

【卷二】【彳部】

行有所得也。从彳聲。,古文省彳。多則切

说文解字注

(得) 行有所也。各本作得誤。今正。見部曰。、取也。行而有所取。是曰得也。左傳曰。凡獲器用曰得。从彳。聲。多則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