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máo
注音: ㄇㄠˊ
结构: 左右结构
异体:
编码信息
统一码: 2899C
仓 颉: CBMS
五笔86: QEGN
郑 码: PPAZ
部首 & 笔画
偏旁部首:
总笔画数: 14 画
部外笔画: 6 画
笔顺编号: 34112431344315
笔划顺序: ノ丶一一丨丶ノ一ノ丶丶ノ一フ
造字信息
类 型: 扩展B
康熙字典

【備考·戌集】【金部】;康熙笔画: 14,部外笔画: 6

《龍龕》同鉾。

说文解字

【卷十四】【矛部】

酋矛也。建於兵車,長二丈。象形。凡矛之屬皆从矛。,古文矛从戈。莫浮切〖注〗、鉾、、,古文。

说文解字注

(矛) 酋矛也。建於兵車。長二丈。見考工記。記有酋矛、夷矛。酋矛常有四尺。夷矛三尋。鄭注。酋夷、長短。酋之言遒也。酋近夷長矣。按許不言夷矛者、兵車所不建。不常用也。魯頌箋云。兵車之法。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象形考工記謂之刺兵。其刃當直。而字形曲其首。未聞。直者象其柲。左右葢象其英。鄭風傳云。重英、矛有英飾也。魯頌傳云。朱英、矛飾也。按矛飾葢縣毛羽。據鄭箋則毛傳云重喬累荷也者、所以縣毛羽也。莫浮切。三部。凡矛之屬皆从矛。